高清电影在线选片-会员面板

高清电影在线选片-注册成为会员 高清电影在线选片-帮助

影片库

搜索影片

  • 喋血孤城 Death and Glory in Changde 加入选片库

    喋血孤城(2010)

    Death and Glory in Changde

    分类:电影 类型:

    年代:2010 地区:中国

    片源:2D高清 分辨率:蓝光原盘 格式:BDMV 编码:AVC

    容量:21.14GB 字幕:特中 音频:国语

    影片编号:10-086 人气:30 更新日期: 2013-09-16

    标签:

影片简介

【内容简介】

  湖湘常德,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65年前,却因为锁钥陪都地处军防要冲,成为中日必争的杀阵。

  1943年10月,日军分由沙市、岳阳渡过长江和湘江合围常德。国民党74军57师代号“虎贲”奉命守城。手握“与城共存亡”的密令,师长余程万(吕良伟饰)心知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斗。

  百姓全部撤离的常德无异于一座“孤城”,枪声未响,众将士已是“死士”。连长冯葆华(袁文康饰)坚守前沿。战事吃紧让他与爱人婉清(安以轩饰)新婚之夜后便生生分离,念郎情切的婉清尾随而至,成为一名战地护士。智勇双全的冯葆华是战士中的灵魂人物,不满16岁的民兵二虎(谢孟伟饰)视他为榜样,舍死忘生……

  “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二虎在死人堆里大声重复着冯葆华的话。日军万万没有想到这座攻而不破的死城中,殊死抵抗的只有不过百余名士兵。坚守?杀身成仁的律令不近人情;撤退?必将背负苟且偷生的骂名。两难抉择下,余程万手书绝笔,披挂整齐,率众突围……

  常德会战,八年抗战中国军遭遇的最惨烈一役,守城8000将士仅生还80人,余程万却险些因此被送上断头台。瑕瑜之间光荣生辉,历史将会记住“虎贲” 的功勋:每一个牺牲都有一座纪念碑。

幕后制作

  安以轩旗袍造型直追张曼玉

  展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影视作品,旗袍绝对是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喋血孤城》虽是战争片却也不输时代特色,电影开篇,化身柔情女伶的安以轩便以一套白色旗袍套装优雅亮相,怀抱琵琶素颜端坐,凝眉垂目间,尽显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淑媛风情。

  和香港、上海这等五光十色的繁华大都市不同,《喋血孤城》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的湖南常德——洞庭湖畔的一个文化古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地。安以轩饰演的女主角婉清,身上天然带着南国女子的温婉气质。加之身份又是常德当地的丝弦名角,文艺气息愈加浓厚。和张曼玉、汤唯等“都市贵妇”不同,安以轩的旗袍装重在“以素为美,以淡争艳”。一袭绸缎白旗袍外套毛线薄衫的装扮,素净雅致,既与婉清这个角色恬淡柔美的性格相吻合,又紧追四十年代年轻女性的穿衣潮流——到四十年代,中西合璧成为淑女们穿旗袍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女子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线绒衫、背心等。

  在《喋血孤城》整部影片里,安以轩只有这唯一一套旗袍装。电影开场,镜头随着轻扬婉转的丝弦弹唱声推进戏楼,袅娜光影里,伊人独坐,唱曲诉尽战乱之前、家乡桃花源鱼米水乡的旖旎风光。很快战争打响,祥和不再,伊人倩影没入硝烟,这身旗袍装便成为惊鸿一瞥的绝响,留待观众追忆绝世芳华、太平盛世的无限遐思。

  袁文康、吕良伟演绎战争中的“卷烟酷哥”

  在以往国内外的很多战争片里,人们都不难找到大兵在战场上吸烟的镜头。作为男人粗犷豪迈性格的表征,烟与战争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军需供应紧张的战争时期,卷烟更一度成为战略稀缺物资,珍贵异常。《喋血孤城》有不少镜头是用烟来刻画两位男主角的性格。袁文康饰演的连长冯葆华在战场上几乎是烟不离手,不管是凝眉沉思、冷静应敌还是调侃新兵……胸中的万千丘壑就这样一次次在嘴角的轻轻上扬间悄然流露,一个笑谈生死的“雅痞英雄”就这样跃然眼前。有人质疑这样的描绘太过艺术化了吧?可对军事历史兴趣盎然的袁文康早就“考证”过,称每个战士两包烟就是那时的基本配置。而作为国军高级将领,吕良伟饰演的师长余程万手里的卷烟,则更显精巧雅致。片中有一个镜头,呆在指挥所里的余程万,在听到阵地失守、部将相继阵亡的消息后,颤抖着手腕从一个做工精巧的银质烟盒里去取卷烟,那个时候,烟或许就是他痛苦焦。

  据史料记载,二战时,手卷烟确实非常流行。有历史专家分析,抗战时期,因为天津、青岛、上海、汉口等重镇相继沦陷,机制卷烟无法输入内地,传统手工卷烟也由此卷土重来。而事实上,卷烟从一开始就是战争带来的发明。1832年,埃及与土耳其交战,在战争中,埃及士兵缴获了对方的运烟骆驼队,士兵们触景生情,烟瘾大发,却苦于身无烟斗。有一战士突发奇想,用包子弹的薄纸裹上烟吸了起来,其余战士也纷纷效仿。不久,此举传到欧洲。至1843年,法国、古巴一致认为此法吸烟十分方便,于是创办了卷烟厂,开始生产纸烟。从拿破仑一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卷烟渐渐成了必备军品。

  真实再现四十年代湘西北生活风情

  据悉,除了旗袍和卷烟,《喋血孤城》里所有的服装、道具都经过历史考究,人们从穿着到生活用品,都遵照了当时真实的生活风貌。导演沈东称,拍《喋血孤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还原1943年发生在湖南常德的那段历史,电影要让人们看到战争的惨烈,更要让人看到战争之前那片土地的美好。是战争摧毁了原本美丽的一切,了解到这些,人们才更加会去铭记和反思。

(转)一个影评:

《喋血孤城》:不喊口号的战争片就是好! 2010-08-06 00:15:50   来自: 公元1874 (豆瓣网)

  

  (本文无剧透) 

  

  对于国产的战争题材的电影(香港和台湾战争题材基本等于零,所以国产二字可以包圆了),我是相当敬而远之的。因为路数我不看都知道怎么拍,一方面是一堆领导围着沙盘和地图指指点点----参考《南征百战》里领导分析咱们正面有敌人几个师背面又有敌人几个师,然后,沉重的对观众说,形势,是严峻地;另一方面,在地上埋些炸药,配点导弹要飞来的音乐,然后让炸药炸,再配几个机枪突突突突的镜头,再让一堆人横七竖八的倒,行了,这就是量产型的国产战争片了。最后,一定要注意的是,咱们的英雄在牺牲前,一定得拼尽最后的力气喊出若干口号,一定要用颤颤巍巍的手从内衣口袋里摸出浸满了血浆的钱包,递给旁边的战友:我死了,你给我交党费手机费宽带费去!所以,尽管偶尔也有不错的电影出现,但总的来说,我对国产战争片是能不看就不看。一把年纪,实在受不起这个摧残,浪费不起这个时间。

  

  但《喋血孤城》从公布之始就吸引了我。何解?这部电影,是讲1943年抗日战争之时,国民党57师浴血包围湖南常德,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和小日本殊死鏖战的故事。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就没共产党什么事,大家不妨想想,这情形多久没正儿八经的在大银幕上见到了?我之前的印象还停留在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某党一贯认为历史是他家小姑娘,想怎么扮就怎么扮,想怎么操就怎么操,所以我国著名的、博士辈的职业孙子曾经以他深厚的学识研究得出结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共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军150万人。并且,进一步总结式发言: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只有两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一个是苏联,第二个就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于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似乎都在告诉我们,靠着几个农民土八路的地道战嘿地雷战,就灭他神兵千百万;然后又告诉我们,小兵张嘎多牛逼,小日本多傻逼,个个都是矮冬瓜,罗圈腿,智商基本接近负数,好比如华语战争题材巨匠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里的潘长江那样。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欺骗和谎言的信息封闭社会里那么多年,如今封闭不了了,有些事实,也该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欧美拍了无数的二战电影,从各个角度解读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偏偏作为主战场之一的中国,历来的二战题材电影多是些跟历史无关而是替执政党歌功颂德的垃圾,似乎几个土八路藏在山丛里放放冷枪就真的能干掉训练有素的曾经横扫整个亚洲的日本军队。好在包住火的那层纸快烧穿了,如今越来越多真实的历史放在眼前,我们才知道,当时中国的正牌政府国民党所领导的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

  

  这部《喋血孤城》里,没共产党什么事,通篇都在讲述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57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吕良伟饰演57师师长余程万,故事主要集中在袁文康饰演的连长冯葆华和谢孟伟(对,就是那个张嘎)饰演的民兵二虎身上。

  

  从叙事角度来说,战争场面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手提摄影的拍摄手法让战争场面逼真而震撼,尤其是敌我厮杀场景,爆头断肢颇为血腥,限制级的场景让战争的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起那些死气沉沉的国产战争片,这部《喋血孤城》在战争场面上是完全合格的,而且其场面的精致与震撼,令我想起《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兄弟连》等国外的战争制作,这在过去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至于片中有没有出现枪械方面的低级穿越错误,这一点就要交给军迷和考证癖来研究了。

  

  至于文戏,倒没脱得出国产电影一贯的狗血,非得安排一场安以轩和袁文康的爱情戏,两人卿卿我我的段落是全片最无聊的时候,而且更离谱的是居然还有床戏!还好,还好,仅仅只有床而没有戏,到了点儿立马黑屏了事。虽然说导演的意思是想调节影片节奏,并且对比战争的残酷来表现生活的美好,但这种低劣的表现手法,实在是成为了本片的最大败笔。除此之外,影片未能较为全面的向大家讲述整个战争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关背景,也许对于我这样爱好历史的人来说不是问题,但考虑到本片面向的观众群(例如安以轩的粉丝们),最起码导演也应该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大致的讲解出一个轮廓,不然大多数观众只知道包围,被包围,反包围,然后突围,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一个遗憾。

  

  不过,瑕不掩瑜,影片的亮点远远超过了上面提到的这两个败笔。武戏已经说过,接着说我最欣赏的一点。《喋血孤城》全片,没有一句“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之类的口号,没有一句煽情过猛的对白,这部电影至始至终,无论是战死沙场还是抱着必死心态冲上前线,主角都在讲人话,讲的全是朴实无华的大实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感觉到这些士兵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也才能受到影片的触动。我觉得这点应该让所有意欲拍战争片的导演都好好的学习一下(那个还在拍《举起手来2》的可以先打车回家了),咱就像《喋血孤城》这么拍,别来那么多视死如归国比家大的口号,保准吸引观众!

  

  另外还有一点,本片里的日军是像模像样的精英部队,而且没有出现那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